船舶上有网络吗_对海上船只网络攻击能力

hacker|
260

为何要在深海中放置电缆,就不怕被船只或潜艇刮到吗?

一、为何要在深海中放置电缆?

海底电缆分为:海底通讯电缆和海底电力电缆

(一)海底通讯电缆

随着全球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使得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网络和通讯是联系世界各国人民的桥梁和纽带。

现在99%的越洋互联网数据传输是通过海底电缆进行传输; 80%的光电通讯也是依赖于海底电缆。海底电缆是用绝缘外皮包裹的导线束铺设在海底,海水可防止外界光磁波的干扰,所以海底电缆的通讯噪音比较低;海底电缆通信中感受不到时间延迟。

目前,全球海底电缆的总长度已接近100万公里长,连接几十个国家和四大洲。

海底电缆通信已经有一百多年 历史 。 全世界第一条海底电缆是1850年在英国和法国之间铺设。中国的第一条海底电缆是在1988年完成。

海底电缆工程被世界各国公认为复杂困难的大型工程,从环境探测、海洋物理调查,以及电缆的设计、制造和安装铺设,费用是高昂的。

(二)海底电力电缆

海底电力电缆敷设距离较通信电缆相比要短得多,主要用于陆岛之间、横越江河或港湾、从陆上连接钻井平台或钻井平台间的互相连接等。在一般情况下,应用海底电缆传输电能无疑要比同样长度的架空电缆昂贵,但用它往往比用小而孤立的发电站作地区性发电更经济,在近海地区应用好处更多。在岛屿和河流较多的国家,此种电缆应用较广泛。

二、放置在海底的电缆就不怕被船只或者潜艇刮到吗?

事实上,这样的情况是存在的。海底电缆因为被刮到而出现损坏的情况并不少见,几乎每一天都在发生。海底电缆最大的威胁是渔船,当渔船出海捕鱼作业时,船工向海里抛锚捕鱼,船工抛下的锚很容易刮到电缆并造成损坏。

铺设海底电缆也分两种情况:

一种是1000米以下的深海海底电缆,紧靠海底铺设,这种电缆是比较安全的,潜艇的潜航深度有限,是不会触碰到海底电缆的,更不用说在海面航行的船只了;

另一种就是1000米以上的浅海海底电缆,这一种电缆是比较容易遭到剐蹭损坏的,特别是普通船只和渔船抛锚以及渔民打鱼的渔具刮碰。

如今,在浅海航行的现代化的舰船都装备有电子海图,能够获得海底光纤电缆的大致位置而做出避让,很难对海底的电缆造成破坏。

反而是普通的船只,没有先进的设备,在抛锚和拖网时会刮到海底电缆。

这种情况无可避免,只能设立打渔区域,沿着海底电缆布置设立警示点来保护海底电缆免遭破坏。毕竟海底电缆一旦遭到破坏,不仅极大的影响跨国通信,修缮的过程更是复杂,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随着 科技 的发展,也许以后会有更多跟好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海底电缆是不可能被船只或者潜艇刮到的,对海底电缆威胁最大的也就只有浅海区域的作业船只,这些在船上捕鱼或者进行其他作业的船只,一般都会进行抛锚起锚,甚至还有一些鱼网作业都会威胁到海底电缆的安全。

在大海当中铺设海底电缆,主要目的就是进行电力或者通讯的连接,而海底通讯电缆一般连接的是国与国之间的数据传输。像现在咱们的互联网时代,国与国之间的互联网数据一般都是通过海底通讯电缆进行传输。在这里你可能会有疑惑,国与国之间的互联网数据传输,为什么偏要利用海底电缆呢?

1.海底通讯数据传输电缆

其实这个解释起来也非常简单,像欧洲与美国之间的互联网数据传输,或者是我国与美国之间的互联网数据传输,除了利用海底通讯电缆进行连接之外,你觉得还有其他的连接传输方式吗? 总不可能将这些通讯传输电缆,像高压电一样直接架在美国与欧洲大陆之间的大西洋上吧。 如果工程人员真的这么想的话,那么在大西洋或者太平洋上架起一条通讯传输电缆,其建造施工难度不亚于直接在太平洋或者大西洋上建起一座大桥。

当然,在海底铺设电缆的施工难度也不意味着就很简单,甚至还称得上是世界公认最为复杂的工程。在海底铺设电缆的工程就包括了环境探测、海洋中的各种调查,另外还要包括了电缆本身的设计制造,当这些工作都准备完成之后,将海底电缆运送至目标海域进行实地安装也是件大事。 而目前全世界近百个国家,以及主要人口所居住的4个大洲,这些区域的通讯传输都依靠海底电缆。

而海底通讯电缆的 历史 可以追溯到1850年,当时欧洲的英法两国之间就辐射了一条海底通讯电缆进行通讯使用,而我国的第1条海底通讯电缆到1988年才正式铺设完成,也就是到了这时,我国才真正进入了互联网通讯时代。

2.海底电力传输电缆

另外还有一种就是海底电力电缆,这种海底电缆铺设的主要目的就是进行电力传输,比如说岛屿与大陆之间的电力传输连接都要依靠海底电力电缆。而海底电力电缆并不像通讯电缆那样,动不动就是几千上万公里的连接长度,海底电力电缆主要连接的还是本国岛屿之间,或者是本国沿海区域的两座城市之间的电力传输连接,并不存在着国与国之间的长距离连接。 而以上所提到的两个点之间,为什么要利用电缆进行电力传输,这个答案上面也已经讲到了。

岛屿与岛屿之间的电力传输,总归而言还是海底电缆比较合适。而利用海底电缆进行电力传输也是比较节约成本的,相比于在一些孤独的岛屿之上独立建造发电站而言,海底电缆的辐射连接会显得更加具有经济性。

再者,无论是海底通讯电缆还是海底电力电缆,为什么他们会选择在海底铺色也是有原因。比如说海底通讯电缆,将它深深铺设在海底就可以防止外界的各种电磁波干扰,这能够让互联网的数据通讯传输显得更加通顺。

海底电缆会不会被船只或者潜艇破坏呢?

一般情况下,海底电缆可分为浅海区域以及铺射在深海区域,辐射在深海区域的海底电缆也是最为安全,因为它受到人为作业船只的破坏几率几乎为零。而在浅海区域的海底电缆所受到的威胁就比较多,主要还是来自于在此区域作业的船只,比如说一些捕鱼船只的抛锚起锚,或者是鱼网拖网作业都会威胁到海底电缆的连接安全。像我国的海南岛以及与大陆之间的琼州海峡当中,都遍布着各种电力传输或者通讯传输电缆。曾 经在一段时间里,海南的多个本地电视台,都会播放一则关于保护琼州海峡海底电缆的公益广告,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提醒在琼州海峡作业的船只,必须要警惕可能会破坏海底电缆的情况发生。

而海底电缆遭到潜艇刮到,这种情况可能比你中500万彩票的几率还要低。你试想一下,海底电缆就是铺色在海底的海床上,如果潜水艇一旦刮到海底电缆,那么肯定意味着这艘潜艇已经碰到海底礁石。 一旦这种情况发生,那么这艘潜艇肯定会面临着“艇”毁人亡的境地,根本就没有哪艘潜艇敢下沉到距离海底很近的区域。 再者,潜艇大多都是游戈在各大洋之上,在这种情况下,潜艇不要说是无意中刮到海底电缆。就算是有意的,潜艇能够在茫茫大洋之上找到海底电缆的几率也非常难,如果真的有这种情况发生那么肯定就是上天注定的事情,根本就无法改变。

除了人为破坏之外,海底电缆所面临的损坏威胁还包括海洋生物,或者是海底地震与海啸自然灾害。比如,像在上世纪20年代末的“纽芬兰”大地震,就出现了海底电缆遭到地震导致的海底崩塌而损坏。

还有就是一些海洋当中的生物,比如说鲨鱼或者其他的一些海中动物,的确也有发生过鲨鱼将海底电缆咬断或者其他损坏的情况。

为了避免海底电缆在正常使用时遭到破坏,一般铺设海底电缆的地方都会在地图上有所标识,许多要从此处经过的船只一旦在地图上发现有标志海底电缆的地方,都会进行避让绕行。

“军器战位”

1. 布置海底电缆的原因

首先,海底电缆是用绝缘材料包裹的电缆,铺设在海底,用于电信传输。海底电缆分海底通信电缆和海底电力电缆。现代的海底电缆都是使用光纤作为材料,传输电话和互联网信号,所以也叫海底光缆。

海底电缆主要用于长距离通讯网、通常用于远距离岛屿之间、跨海军事设施等较重要的场合。海底电力电缆敷设距离较通信电缆相比要短得多,主要用于陆岛之间、横越江河或港湾、从陆上连接钻井平台或钻井平台间的互相连接等。在一般情况下,应用海底电缆传输电能无疑要比同样长度的架空电缆昂贵,但用它往往比用小而孤立的发电站作地区性发电更经济,在近海地区应用好处更多。在岛屿和河流较多的国家,此种电缆应用较广泛。

图:全球部分海底电缆地图

2. 海底电缆发生损害的情况

海底电缆确实有被捕鱼的拖网渔船、船锚给破坏掉的情况。不过,除此之外,也有因为地震和海啸等不可抗力而被破坏的情况,比如1929年纽芬兰大地震,其引发的大规模的海底崩塌导致跨大西洋电缆损坏。以及,也发生过海底电缆被鲨鱼咬断和其他一些特殊情况比如战争时电缆被敌军破坏的情况。

在海底光缆的制作中,光纤首先会被嵌入在类似果冻的化合物中,保护即使在与海水接触的情况下电缆也不会损坏。然后将光缆装入钢管中,防止水的压力将其破坏。接下来将其包裹在整体强度极高的钢丝之中,并套在铜管之中,最后套上聚乙烯材料的保护层。靠近大陆架的海岸,海底电缆的铺设通常采用轻质电缆搭配强度更大的钢丝,并覆盖沥青涂层以防止海水腐蚀。

图:海底电缆结构图

也就是说,在正常的自然情况下,海底电缆是不会轻易损坏的。

但是,海底电缆一旦遭到破坏,不仅会对国际通信造成巨大影响,其造成的损失更是无法估算。

因此,为了尽量避免由于人为因素给海底电缆造成破坏的情况,一般情况下,在海底有光缆通过的地方被划作禁止抛锚区,不许船只停靠。这个原理和陆地上的光缆一样,我们经常在路上看到这样的标志“地下有光缆,禁止施工”。海底光缆需要保护,也需加强技术提高海缆自身的抗拉性。

在大洋之中有许多电缆和光缆,目前大部分都是光缆,如今高速的互联网就是通过这些光缆进行连接的,布设光缆需要专用的船舶,而这些光缆也就在布设的时候有机会悬在水中,布置完成之后就会落在海床上。

对于船舶来说在海上航行并不是可以任意行动的,对于商船来说为了航行的安全都是有固定航路,相关的国际机构会进行航路的协调工作,而布置光缆的位置会尽量避免这些航路。

实际上潜艇在水下航行是不会是在海底爬行,目前潜艇在水下的活动深度在500米以上,这个与海底光缆的位置差了不少,因为海底光缆都是布置在海底的。

所以说正常情况下海底光缆是不会被航行的船舶割断的,除非这艘船舶的螺旋桨接近了海底。

一、铺设海底电缆的原因

海底电缆分为通讯电缆和电力电缆。

海底电缆是早期远距离和垮洋通讯的唯一途径,虽然现在有了卫星通讯,海底电缆的功能也是最重要的通讯途径之一。

海底电力电缆的作用是向附近海岛,或海上作业平台,如海上钻井平台等提供电力供应。

二 防止海底电缆被损坏的预防措施

在浅水区域,铺设时就避开了船舶航行的航道、锚地等船舶航行或工作的区域,并且,海底电缆在海图上标明了准确的位置,并图示警告“禁止抛锚与捕捞”。如果一旦损坏了电缆,就面临被处罚和赔偿,赔偿额是很高的。在深水区,影响就忽略不计了。

海底电缆是不会被船只和潜艇划到的,你可以试着这样想,当初在设计这个项目的时候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都考虑过了,所以设计师是不会在有可能被船只和潜艇接触到的地方铺设海底电缆的,因为这会在经济上造成很大的损失,所以只能够在铺设海底电缆时小心翼翼。

唯一可能会触碰到海底电缆的地方就是浅海区,随着国际间的贸易和捕鱼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船只在海上航行,而在船向外驶出抛锚时,会经过浅海区,这个时候应该才会有可能碰到海底电缆,不过这个可能性非常的低,几乎可以忽略这种情况对海底电缆的破坏。

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在海底铺设海底电缆的目的是什么?好了,不卖关子,就是为了进行通讯或者传输电力,因此可以将海底电缆分为海底通讯数据传输电缆和海底电力传输电缆。

海底通讯数据传输电缆的作用主要是在国与国之间维持通讯传输,现在是互联网 社会 ,国与国之间也必须要进行交流,所以铺设海底通讯数据传输电缆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这种建设非常不简单,一般的小国根本无法独立完成。

那么有人设想能不能像假设电线杆一样在空中假设通讯数据传输电缆呢?我觉得吧这个难度应该比铺设海底通讯数据传输电缆的难度还要大的多,这种工程都是我要跨海的呀!你怎么能够在海面上假设通讯数据传输电缆呢?

目前大多数国家之间的通信都是靠海底通讯数据传输电缆,而我国的第一条海底通讯数据传输电缆在1988年才铺设完成,这么看来还真是不简单,而从世界 历史 上看,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50年英法之间的海底通讯电缆。

第二种海底电力传输电缆,主要是用来输送电力的,一般应用于一些小岛屿,因为在小岛屿上自行发电不可行,所以干脆由大陆负责给小岛屿上的人输送电力,这种方式是目前比较合适的,所以这种输送方式只用于本国内。

如果用海底电力传输电缆给别国供电,那么距离就会增加很多,成本也会增加很多,另外有的国家也不接受这种方式,怕电力被别国掐脖子,所以他们会自己建发电站发电。

最后再来思考开始的问题,海底电缆会不会被潜艇或船只划到,我还是觉得这种事情发生的概率非常低,原因可以有以下几点。

海底电缆一般都比较深,所以是船只所触碰不到的,就算是潜艇也不可能紧贴海底行驶吧!它不怕触碰到海底的礁石吗?所以为了保证双方的安全,它们是不会碰到一起的。

还有一点,就是在可能发生触碰海底电缆的地方设置有提醒,提醒那些往来的船只注意海底电缆,如果这样都能够碰到,只能说是别有用心的人故意的了,你说是不是呢?

end.

这问题问得真二,你的电缆是在海底铺设的没错,难道船只也是贴着海底前进?

哈哈,水底电缆布设深度比潜艇下潜最深还要深,没有什么船的螺旋桨能割断电缆。

未来要想破坏敌国水底电缆,除了水下机器人,我真想不到其它办法。

《华南早报》发表文章称,在未来中国核潜艇的水下噪音将比美军潜艇还要小,这也将大大提升中国核潜艇的战斗力。注意!!注意!!!说的是未来。哈哈

质量是你想不到的好

在现代海战中舰船上的主炮还有什么作用!?

与2战时的驱逐舰主炮任务一样,对岸攻击,对舰攻击和防空.不过现代的主炮射速和精度都大大提高了1门炮可以定2战时的几门炮.对于高速飞行的反舰导弹也有防御能力 现代舰炮的口径一般在20~203 毫米之间,通常采用加农炮,自重平衡,多管联装,具有重量较轻、结构紧凑、射界较大、发射率较高、操纵灵活、瞄准快速、命中率高和弹丸破坏威力大等特点,能适应舰艇的负载和空间限制,在海上运动、摇摆条件下,有效地射击高速运动的点目标。使用的弹药有适于打击各种目标的穿甲弹、爆破弹、杀伤弹、空炸榴弹和特种弹。

满意请采纳谢谢

关于海上军舰的问题

战列舰: 是人类有史以来创造出的最庞大、复杂的武器系统之一,具有吨位大、火力强、装甲厚、航程远等特点。在其极盛时期——20世纪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列舰是唯一具备远程打击手段的战略武器平台,因此受到各海军强国的重视。

驱逐舰: 是一种多用途的军舰,19世纪90年代至今的海军重要的舰种之一,是以导弹,鱼雷,舰炮等为主要武器,具有多种作战能力的中型军舰。它是海军舰队中突击力较强的舰种之一,用于攻击潜艇和水面舰船,舰队防空,以及护航,侦察巡逻警戒,布雷,袭击岸上目标等.,是现代海军舰艇中,用途最广泛、数量最多的舰艇是驱逐舰,这是一种装备有对空、对海、对潜等多种武器,具有多种作战能力的中型水面舰艇。它的排水量在2000—8500吨之间,航速在30—38节左右。驱逐舰能执行防空、反潜、反舰、对地攻击、护航、侦察、巡逻、警戒、布雷、火力支援以及攻击岸上目标等作战任务,有“海上多面手”称号。

巡洋舰: (Cruisers)是在排水量、火力、装甲防护等方面仅次于战列舰的大型水面舰艇,巡洋舰拥有同时对付多个作战目标的能力。历史上巡洋舰一开始是指可以独立行动的战舰,而与此相对的驱逐舰则需要其它船只(比如补给船只)的帮助。但是在现代这个区分已经消失了。

现代巡洋舰排水量一般在0.8万吨-2万吨,装备有导弹、火炮、鱼雷等武器。大部分巡洋舰可携带直升机。动力装置多采用蒸汽轮机,少数采用核动力装置。随着海军航空兵的崛起,巡洋舰的地位日渐衰落。在现代战争中巡洋舰实际上已经消失了,它们的作用完全被驱逐舰代替。

当代世界最著名的巡洋舰为两级:美国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以及苏联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

护卫舰: 是以舰炮,导弹,水中武器(鱼雷,水雷,深水炸弹)为主要武器的中型或轻型军舰。它主要用于反潜和防空护航,以及侦察,警戒巡逻,布雷,支援登陆和保障陆军濒海翼侧等作战任务,又称为护航舰。在现代海军编队中,护卫舰是在吨位和火力上仅次于驱逐舰的水面作战舰只。护卫舰和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一样,也是一个传统的海军舰种,是世界各国建造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参战机会最多的一种中型水面舰艇。

导弹艇: 是以舰舰导弹为主要武器的小型高速水面战斗舰艇。可对敌大、中型水面舰船实施导弹攻击,也可担负巡逻、警戒、反潜、布雷等任务。导弹艇吨位小,航速高,机动灵活,攻击威力大。排水量为数十吨至数百吨,航行速度30-40节,有的可达50节,续航能力500-3000海里。艇上装有巡航式舰对舰导弹2-8枚,20-76毫米舰炮2座,以及各种鱼雷、水雷、深水炸弹和舰对空导弹等。此外还有搜索探测、武器控制、通信导航、电子对抗和指挥控制自动化系统。导弹艇的性能特点与鱼雷艇基本相同,但由于导弹在攻击距离,攻击准确性和突然性等方面远优于鱼雷,所以导弹艇具有更强的战斗力。

导弹艇自20世纪50年代末问世以来,在第三次中东战争及其以后的局部战争中得到广泛运用,战果显赫,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重视。

鱼雷艇: 主要用于在近岸海区与其他兵力协同作战,以编队对敌大、中型水面舰船实施鱼雷攻击,也可用于反潜、布雷等。现代鱼雷艇有滑行艇、半滑行艇、水翼艇3种船型,满载排水量40~200吨。主动力装置多数采用高速柴油机,少数采用燃气轮机或燃气轮机-柴油机联合动力机,航速40~50节。装备有鱼雷2~6枚,单管或双管25~57毫米舰炮1~2座,有的还装备有火箭深水炸弹发射装置、拖曳或声呐和射击指挥系统。

鱼雷艇体积小,航速高,机动灵活,隐蔽性好,攻击威力大;但适航性差,活动半径小,自卫能力弱。在50和60年代,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鱼雷艇部队,鱼雷快艇曾多次参加海战,取得了击沉国民党海军太平号护卫舰,洞庭号、永昌号炮舰,剑门号猎潜舰的战果。

导弹巡洋舰: 因为它们的主要武器仍是原有的大口径火炮。世界上第一艘真正的导弹巡洋舰是苏联于1959年开工,1961年初下水的“格罗兹尼”号。它的满载排水量为5500吨,最大航速约为67公里/小时,续航能力为12 500公里,它装备有2座4联装的反舰导弹身发射装置和3座双联装防空导弹发射装置,反潜武器为2座12管反潜火箭发射器和2座3联鱼雷发射管,火炮驻为2座76毫米双联装全自动平高两用炮和4座30毫米管全自动远射炮。由此可见,导弹巡洋舰火炮的重要作用是防空,而不是进行舰艇间的炮战,所以它的火炮口径比以前大为减小。

两栖战舰艇: 也称登陆作战舰艇,是用天登陆作战的各 种舰艇的统称,主要包括登陆舰、登陆艇、船坞登陆舰、武装运输舰、两栖货船、两栖船坞运输舰、两栖攻击 舰和两栖指挥舰等,主要任务是用于运送登陆兵、登陆工具、战斗车辆及其他武器装备和物资进行登陆作战。 除两栖指挥舰以外,其余两栖战舰艇实质上都是运输舰 ,设计时主要考虑运输、装载和两栖能力,攻击和防御能 力是次要的。

风暴克里斯朵夫来袭,这会对海上船只造成什么影响?

那么所有出海作业船只将要返回港口,而在港口停泊的船只,也可能会经受不了暴风雨摧残。但如果全部船只都要返回港口,那么收入将大大缩水。

0条大神的评论

发表评论